• 开放时间:上午8:30—下午4:30   门票:20元/人次
  • 咨询电话:0512—52786639      游览须知
  • 当前位置:主页 > 翁氏家族 > 翁氏人物
    翁氏人物
    翁氏人物
    • 来源:翁同龢纪念馆
    • 发布时间:2019-11-20
    • 点击:21890
     翁咸封、翁人镜、翁心存、翁同书、翁音保、翁同爵、翁同龢、翁曾文、翁曾源、翁曾桂、翁曾荣、翁曾纯、翁曾翰、翁斌孙、翁炯孙、翁永孙、翁顺孙、翁奎孙、翁安孙、翁椿孙、翁之麟、翁之龙、翁之廉、翁之憙、翁之缮、翁之澜、翁开庆、翁兴庆、翁永庆、翁宗庆、翁铭庆、翁宇庆、翁以华、翁以钧、翁以煊、翁以登


    翁咸封(1750——1810),赘庵公翁谦长子,字子晋,号紫书,晚号潜虚。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举人,选授海州学正,以经义教士,风气为开。州有水灾,奉檄赈饥者五次,忘身履险,全活数万人。及卒,州民请祀名宦,三请益坚,特诏从之。翁咸封官卑绩显,为翁家后人树立了榜样。
     
    翁人镜(1774——1844),字朗若,号兆蓉,翁咸封长子,许太夫人出。国学生,践履笃实,平生无妄语,孝友勤俭,澹于荣利。配曾氏,镇平县知县牧庭公女,年八十二,合葬于北山老鹳石。子佛保、同福。
     
    翁心存(1791——1862),字二铭,号邃盦,翁咸封次子,张太夫人出。道光壬午(1822)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散馆第一。乙酉福建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上书房授惠郡王和恭亲王读。历任工部、兵部、吏部、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等职。同治元年以大学士管理工部,命至弘德殿行走,授读同治帝。是年薨于位,晋赠太保,入祀贤良祠,赐祭奠,予谥“文端”。配许太夫人合葬西山白鸽峰茔昭穴。子同书、音保、同爵、同龢。女寿珠适俞大文,端恩(璇华)适归安钱振伦。
     
    翁同书(1810——1865),字祖庚,号药房。道光十二年(1832)顺天举人,二十年(1840)进士,历任贵州学政,左右春坊、中允,特旨赴扬州军营,擢侍讲学士,詹事府少詹事,命帮办江北军务,升詹事。以侍郎候补,旋授安徽巡抚,坐苗沛霖入寿州事罢职,遣戍新疆,旋命赴甘肃军营,积劳成疾,卒于任。特旨开复原官,追赠右都御使,谥“文勤”。
     
    翁音保(1812——1816),早卒。嗣子翁曾荣。
     
    翁同爵(1814——1877),字侠君,号玉甫,出嗣于颖封(咸封三弟)之子庆贻公。邑庠生。由二品荫生授兵部主事。补职方司主事,武选司员外郎,京察一等,授湖南盐法长宝道,加盐运使衔,官至湖北巡抚,署理湖广总督,参与两湖洋务新政。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瓶生,晚号松禅、瓶庐居士。咸丰六年(1856)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历任国子监祭酒、内阁学士,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同治、光绪两代帝师,追谥“文恭”。翁同龢是晚清重臣,参与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
     
    翁曾文(1830——1853)字绂卿,邑廪生,喜藏书,为文敏捷,与叔翁同龢同岁同学而文名过之,不幸早逝。
     
    翁曾源(1834——1887)字仲渊,号寔斋,翁同书次子。咸丰六年(1856)由监生恩赐为举人,同治二年(1863)中状元。因其为翁同龢之侄,人称“小状元”。历官翰林院修撰、国史馆纂修。因体弱多病,未几即告病归里,以书画自遣。一度曾代上海县学和龙门书院批阅课卷。
     
    翁曾桂(1837——1904)字子馨,号筱珊、又作小山,小名松儿,翁同书三子。荫生,初以助饷奖郎中,分刑部,后调常德知府、长沙知府,又署湖南按察使,擢江西按察使。光绪二十八年(1902),翁曾桂简任浙江布政使。其曾用自己历年积俸,在常熟城内造园林“之园”(人称“翁家花园”)。光绪三十年(1904年10月20日)翁曾桂因病陈情开缺,得旨允准,不久病逝,葬虞山。“之园”现位于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内。
     
    翁曾荣(1837——1902)字箓卿。恩赐举人,军功赏加五品衔花翎,户部学习郎中。现南泾堂48号(含报本街23号)翁宅即为翁曾荣所建,也是翁同龢临终之处。翁曾荣是翁同龢侄子辈中与其最亲近的,翁同龢在京时,常熟翁家事务都由翁曾荣打理。顺孙过继为其子。
     
    翁曾纯(1834——1895)字子祥,号吉卿,。庠生,曾任浙江衢州知府。
     
    翁曾翰 (1837—1878)字季才,号海珊,翁同龢嗣子。咸丰八年(1858)顺天乡试举人,恩赐内阁中书,升典籍,赏加五品衔,内阁侍读。1878年回籍处理生父翁同爵丧葬之事,事后途径天津感染伤寒,不幸早逝。
     
    翁斌孙(1860——1922)字弢甫,号笏斋,晚号冰楞,笏居士,翁曾源长子,翁曾文嗣子。光绪三年(1877)进士,以侍讲衔任翰林院检讨,任功臣馆、国史馆、方略馆、会典馆协修、纂修、总纂、武英殿纂修、内阁侍读、大同知府、冀宁道、直隶提法使。翁斌孙支持并积极参与变法,加入了强学会。辛亥革命成立民国,便隐居天津“读书自娱”。翁斌孙嗜读书、金石考证,长于掌故。
     
    翁炯孙(1871——?)字又申,号樵孙,别号师汉。1891年中举人,1894年遵例报捐员外郎籤分刑部学习行走,后咨送会典馆校对官,充浙江司主稿。1899年以道员补用,并加三品衔,补直隶司员外郎。1902年派任四川洋务总局候补道。同年3月经四川洋务总局指派,四川总督奎俊任命翁炯孙为四川通省大学堂总办(即当时的四川大学校长)。同时,翁炯孙是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目录学家,著有《樵孙尔雅检字叙》一卷(现存民国抄本),并对《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行了校订。翁炯孙被誉为“辨章学术考源流,总览群书创名校”。
     
    翁永孙(1872——1944)字忍华,号忍夫,别号种豆老人、豆老人,翁曾树次子。前清秀才,青年时为翁同龢所赏识,并收藏有颇多的翁同龢遗墨,加以珍护。曾辑校《瓶庐诗钞四卷》、《瓶庐文钞六卷》,整理出版《翁松禅全集》。 同时,翁永孙在诗文、书画和古琴等方面上也具有较高的造诣。
     
    翁顺孙(1866——?)字寅臣,翁曾源三子,嗣翁曾荣。举人。
     
    翁奎孙(1856——?)字鼎臣,号柏园,又号南沙翁子,翁曾纯子。光绪八年(1882)以监生特赐举人,服官工部20年,后改官湖北,宣统三年(1911)冬引退家园。
     
    翁安孙(1858——1881)字定夫,翁曾翰长子,翁同龢孙,早逝。其妻为常州武进望族恽氏。嗣子翁之亷。
     
    翁椿孙(1861——1890)又名翁德孙,翁曾翰次子,翁同龢孙,早逝。其妻为本邑望族庞氏。嗣子翁之循。
     
    翁之麟(1885——1942)字振伯,兵工专家。1908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工兵科毕业。1912年1月,任南京临时政府陆军部军械局局长。同年7月,任北洋政府陆军部军械司司长,主管军械和军用器材的制式筹划、支给、交换、检查等事宜。在任期间主持制定了《陆军兵工厂编制条例》,并由陆军部正式颁布。这是自晚清政府建立近代兵工厂以来第一部全国性的兵工厂组织条例。1920年9月离职。1922年任沈阳兵工厂会办。1932年又任民国政府军政部兵工署副署长,同年12月离职。
     
    翁之龙(1896——1963)字叔泉,教授,皮肤病专家,同济大学第十任校长。1920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后赴德国留学,获法兰克福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27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讲师,次年任广州中山大学教授兼附属第一医院院长。1932年接任国立同济大学第十任校长,1939年2月去职。又于1941年赴重庆中央大学任医科教授兼附属医院院长,后升任校长。解放后,历任川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主任医师。并当选为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员,中华医学会成都分会理事等。
     
    翁之廉(1882——1919)字敬之、景之,清末藏书家,曾任观察使,又官直隶候补道。为翁斌孙次子,嗣给翁安孙,翁兴庆为其嗣子。翁同龢去世后,其藏书中精品(包括翁同龢日记和自定年谱手稿)悉归翁之廉珍藏。其过世后,藏品由翁万戈继承。1948年,为避战乱,翁万戈将这批书带到了美国。而翁氏其他藏书则由翁万戈的生父翁之憙于1950年捐给了北京图书馆,计2413册。
     
    翁之憙(1896——1972)字克斋,翁斌孙三子。精通英文,喜欢京戏和昆曲,书法唐人写经,画宗虞山画派。著名书画家。新中国成立后,其应政府号召,将家藏的善本古籍捐献给北京图书馆。
     
    翁之缮(1874——1918)小名大保,字兰茞,翁奎孙之子。捐官得道台衔,清末出任直隶侯补道,曾供职轮船招商局。
     
    翁之澜(1916——2002)字瘦苍,后以字号为名,即翁瘦苍,晚年自号晚山老人。翁瘦苍属翁心传一支,翁永孙之子。自幼喜爱书画,从邑中画家陈小舟习山水,书法初宗二王,晚年专攻行草,擅古琴演奏,任虞山琴社社长,从事教育工作和工艺美术设计工作多年,为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翁开庆(1915——2012),建筑结构工程专家。1915年5月出生在天津,解放前后主持设计诸多重大工程项目。1957年错划为“右派”, 1979年错划右派问题得到解决,恢复原职原薪。作为对我国工程事业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一直利用工作之余,整理“文革”后发还的部分家乘和祖辈遗留的文稿。一生颇具祖辈遗风,个性倔强,淡泊名利。
     
    翁兴庆(1918—— )字万戈,翁同龢五世孙,美籍华人,著名华人社会活动家、收藏家、书画鉴赏家。曾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后赴美留学,从事绘画、摄影工作。专心致志整理高祖所传书画。曾任华美协进社社长、宋庆龄基金会理事。翁万戈先生于1990年将常熟翁氏老宅捐献给国家,常熟市政府遂将此宅立为翁同龢纪念馆,并亲书“翁氏故居”门额,并参加了1991年的开馆仪式。2000年4月,翁万戈又将翁同龢藏书80余种542册通过中国嘉德拍卖公司转让给上海图书馆。翁氏家藏典籍国宝回归祖国,在海内外引起轰动,翁万戈护书有功,得到国内外很高的评价。2008年12月,翁万戈携家藏在中华世纪坛世界艺术馆举办了“传承与守望——翁同龢家藏书画珍品展”。2012年,由翁万戈整理、翁以钧校订的新版《翁同龢日记》也正式出版。
     
    翁永庆(1923—— ),医学家、编辑学家。曾任朱德的保健医生。翁永庆1923年出生于天津。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翁氏家族中直接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主革命的少数成员之一。1950年调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南海门诊部医生,负责朱德总司令保健工作。后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北京京华圣医保健研究院首席专家,健康中国大讲台活动工作委员会委员。为表彰他对我国医学事业的突出贡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翁宗庆(1923—— ),律师,国家一级书法家,文史学者,诗人,鉴藏家。1923年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复旦大学法律系,读书时期参加学生运动。解放后在陈毅、杨帆领导的上海市公安局社会处做政治保卫工作。晚年任上海律师协会专职律师。长期从事写作,涉及诗词、书法、考证、文史、佛教等方面研究,珍藏家传的很多传世墨宝。藏“虎”习“虎”,书承先祖神韵,被评为“中国当代杰出书画家”。
     
    翁铭庆(1930—— ),生物医学专家。1948年天津耀华中学毕业,1948年至1951年就读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51年又考取北京协和医学院,1956年本科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任实习研究员授衔军医中尉。1958年被错划为右派,1970年摘掉右派帽子。1979年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对其“错划右派”予以改正,恢复工资级别,补办转业手续。后一直在天津医药情报站工作(后改为天津医学科技信息研究所)工作。1985年晋升研究员。曾任信息研究室主任、所学术委员会主任。1998年退休。卫生部医学信息先进工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无党派人士,天津市第八、九、十届市政协委员。
     
    翁宇庆(1940——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翁宇庆属翁人镜一支,翁之龙(同济大学第十任校长)三子。1940年出生于四川西昌, 1957年成都石室中学毕业,1963年清华大学金属材料专业本科毕业,1980 年派往美国作为访问学者,后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1985年获美国宾州大学材料科学及工程博士学位,1994年起任俄罗斯工程院院士。国家科技部重大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历任冶金研究总院研究室院长,冶金部副部长、国家冶金局副局长、中国钢铁工贸集团总公司董事长等职。现任中国金属学会理事长,全国政协第十届委员。
     
    翁以华(1955——  ),翁鑫庆长子,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系,高级经营师,上海市首批注册咨询专家(投资咨询类)。翁以华在电子政务理论研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设计和信息社会化应用领域的策划设计方面,有着深入的研究和运作经验。主持和参与过许多政府、大型企业集团的信息化发展战略、信息化行动计划的课题研究和大型活动策划。也曾在中国的国际贸易、投资咨询等多家公司担任主要负责人,在SIIC东南亚总部负责投资工作并任过首席代表。现任上海因特奈信息有限公司董事、副总裁、咨询总监。
     
    翁以钧( 1945——),高级工程师。1945年出生在天津,1968年天津大学化工系基本有机合成专业毕业,后在河北省邢台市棉纺厂和化工一厂工作,任化工一厂副厂长。1984年调入天津市,在建设部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院工作,后任计划经营处处长。2005年退休之后,从事翁氏家藏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2012年,与翁万戈先生合作出版了《翁同龢日记》等著作。
     
    翁以煊(1959—— ),航海家。1959年出生在北京,毕业于美国德州大学计算机科学系。 1998年12月14日,他驾着“信天翁”号帆船,开始了只身环球航海之旅,并于2002年4月9日,完成了长达三年半的历险。这期间,途经三大洋、四大洲,访问了26个国家,行驶三万多海哩,被誉为“华人只身环球航海第一人”。
     
    翁以登(1947—— ),1947 年生于上海,1949年随家人到香港,1959年移民美国。1972年,翁以登获得华盛顿大学数学博士学位后进入美国空军,曾担任美国驻华大使馆副武官、美国国防部中国政策顾问等职务。1994年,已是空军上校的翁以登辞去公职,出任美国华盛顿州中国交流理事会理事长。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翁以登成为香港总商会130年历史上首位华人总裁。2006年,翁以登再次辞去公职,加盟星巴克,任大中华区副总裁。2007年,翁以登出任玩具反斗城中国区负责人。之后任香港科技大学(HKUST)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