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佩珊子女捐赠的两个皮箱和一块包袱布等,基本可确认为翁同龢遗物。皮箱长86.5厘米,宽63.5厘米,高39.5厘米。翻盖内有印记,标注为清代福州城内著名制箱商号“马章铺”定制,皮革考究,缝制细腻,极为精美,从该箱三面配以整套镂空“五福捧寿”纹等铜制镶件看,明显具有光绪时期风格,且其种类属于晚清时期朝臣所有之“官皮箱”,非一般普通人士能使用。
翁氏官皮箱
“马章铺”定制
“五福捧寿”纹
而一块包袱布上又有墨笔书写“一经堂”题款,则更加能确定为翁同龢所使用。因翁同龢在京寓藏书处名“均斋”、“宝匏斋”、“一经堂”,晚年在常熟又有瓶庐等处。翁同龢的十多种藏书印中有“常熟翁氏一经堂藏书”,据2000年4月翁氏回归上海图书馆80种古籍中,即有钤“常熟翁氏一经堂藏书”印章古籍,此足可证明。翁同龢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四月归里后,由其侄孙翁斌孙于第二年将翁同龢存在宣武门外南横街京寓的典籍字画手稿等,一部分移存天津,一部分运回常熟。藏书后来传到翁之廉,最后归翁万戈(兴庆)。1948年夏天,翁兴庆回到祖国,因国内战事不断,为免致毁灭之虞便将翁之廉传给他的这批翁同龢藏品,精心包装后交由开滦矿务局一艘煤船由天津运抵上海。后又设法将这些书画古籍较为顺利地装上了由沪赴美的海轮,于1949年初运抵纽约。最先寄存在纽约曼哈顿贮藏公司,其后又藏于自己寓所“莱溪居”。
常熟翁氏一经堂藏书
一经堂翁
该“官皮箱”的尺寸较大,根据其尺寸及包袱布情况分析,极有可能是翁同龢为了保护其书画及古籍珍品,便于搬家运输和携带所定制。后传到翁万戈手中后,翁家于1948年秋天赴美国前夕馈赠给顾佩珊,由顾家完好保存至今。
作者周公太 研究员
原博物馆馆长
江苏省馆藏文物鉴定定级专家组成员